笔记详情   ( ☑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)

同学们在暑假预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,需注意以下要点:

首先,明确基础概念。

先厘清凸透镜的基本特征,理解 “会聚作用” 的含义,区分焦点与焦距的定义,牢记物距(物体到透镜的距离)、像距(像到透镜的距离)的概念,避免混淆物理量名称。

其次,重视实验装置规范。

预习时要了解光具座的作用,明确蜡烛、凸透镜、光屏的安装顺序和调节要求 —— 三者中心需在同一高度,这是保证像能成在光屏中央的关键。

核心规律的理解要避免死记硬背。

需结合物距与焦距的关系,分情况梳理像的性质(虚实、大小、正倒)和像距变化:比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、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、小于一倍焦距时的不同成像特点。

要关注 “分界点”:二倍焦距是像放大与缩小的分界,一倍焦距(焦点)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。

还要注意动态变化规律:成实像时,物距减小,像距增大,像变大;成虚像时,物距减小,像距减小,像变小。

需明确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,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,且与物体在透镜同侧。

联系实际应用能加深理解,比如照相机、投影仪、放大镜分别利用哪种成像规律,反过来通过应用场景回忆规律,可增强记忆效果。

最后,建议结合简单光路图辅助理解,避免仅记结论。遇到模糊点做好标记,开学后带着问题听课,能更高效地掌握这部分内容。

中考物理必备资料:
PDF
PDF
共13个专题解读,再难的坎也要帮你跨过!
PDF
共463多页,难的都在这里
PDF
全面总结力学题型,助你完美逆袭!
WORD
共216页,重要考点训练21讲